民间糖画艺术:短命的艺术品现可以长期保存

民间糖画艺术:短命的艺术品现可以长期保存

民间糖画艺术家

以勺为笔,以糖浆为墨,合肥有位“非遗”传人可以在大理石“画布”上自如挥洒,几十秒就做出一幅闪现着琥珀色光泽、又可以吃的“糖画”。现在,她还在创作不会化的糖画,让这种现做现吃、原本注定“短命”的民间手工艺品成为可以长期保存的艺术品。

她从小和糖画结下不解之缘

糖画是一门起源于明代的民间艺术,那时俗称“糖丞相”,用糖做成文臣武将用以祭祀。当然,几百年之后的今天,当年的“糖丞相”早就脱去官袍、走下祭坛,在民间艺人的手下走入了街头巷尾。而在张云萍的手里,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还融入了国画、速写等绘画技法,以及紧跟潮流的时尚元素。

张云萍从小就和糖画结下了不解之缘,她的爷爷就曾以卖糖画为生。但是,直到成年后爷爷去世,张云萍才惊觉继承这门古老手艺的重要性。于是上世纪80年代,她远赴四川找到爷爷当年的师父的后人学艺,学成后回到合肥,又经过多年研习,才创造了“张氏糖画”。由于她曾经学习过国画和速写,因此在创作糖画的时候也会将美术技法融入糖画创作,使自己的糖画独具一格。

30秒手下“飞”出一只蝴蝶

在工作室,张云萍现场为新安晚报记者展示了糖画的创作。她摆好各种工具后开始化糖,糖浆熬得差不多后,她熟练地舀起半勺糖浆就向大理石台面上开始浇注。仅仅过了不到三十秒,一只硕大的蝴蝶就呼之欲出,安上竹签后一只糖蝴蝶就出炉了。按照这样的速度,她一分钟可

相关手记

无线网卡怎么用 无线网卡使用步骤教程
如何通过 4 种有效方法访问碎屏 Android 手机
经典寓言《百发百中》原文及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