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26年宁远之战:一场改写历史、让大明王朝续命十八年的关键战役

1626年宁远之战:一场改写历史、让大明王朝续命十八年的关键战役

我认为,原因可能在于连续四年的战争已经让后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女真族本就人口有限,四年的激烈战争使得他们遭遇了大量伤亡,这迫使他们暂时放缓进攻,耐心等待族内年轻一代的成长。经过几年时间,年轻一代的壮年士兵渐渐成军,后金再次恢复了强大的作战能力,才开始为新一轮的进攻做准备。

而明朝方面,则因为内部不断的党争,无法对战争形势做出准确判断,也没能获得足够的军事情报,导致他们错失了反攻的机会。大部分时间都被内耗拖住,唯一的成绩便是逐步建立了关宁防线,这可以说是明朝这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战略部署。

1622年广宁之战后,明朝提拔了王在晋担任辽东经略,王的策略是撤退到山海关,放弃辽东的大片区域。他的计划遭到了袁崇焕的强烈反对。袁崇焕主张将防线前移至宁远,实践证明,他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。山海关虽有险隘,但若将整个明朝的命运都押在这里,无异于自寻死路。如果山海关一旦失守,北京城便会暴露无遗。袁崇焕认为,应该充分利用辽西走廊的地势,前移防线,确保山海关的安全。

孙承宗,这位明朝的大学士,也亲自前往前线考察,最终认同了袁崇焕的战略,取代王在晋担任辽东经略,袁崇焕则以兵备道身份继续守卫宁远。

1625年,按照袁崇焕的建议,孙承宗将防线推进至锦州,控制了辽西走廊,形成了对后金的攻防态势。这一战略布置无疑是正确的。

然而,在1625年10月,明军在锦州前线遭遇了一次小规模的败绩,孙承宗因此遭到了朝中阉党的排挤,被迫辞去职务,由高第接任辽东经略。这样一来,整个关宁防线的形势再次发生了逆转。

1626年正月十四日,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约六万,号称十三万,从沈阳出发,直接向辽西走廊推进,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在所难免。

努尔哈赤的这次大规模出征,显然是瞄准了山海关,这一点在清朝的档案中有所记载。他早已策划好以“佯攻山海关、主攻一片石”的作战计划,目的就是要在有生之年收复北京,恢复大金国的昔日辉煌。那些专门抹黑袁崇焕的网友言之不准确,称努尔哈赤此番出征只是为了抢粮,这完全没有依据。

面对后金军的进攻,辽东经略高第却显得手足无措。他唯一的应对策略便是撤退至山海关,甚至准备放弃从宁远到锦州的所有城镇。

这种荒谬的做法引起了袁崇焕的强烈反对。作为宁前兵备道的负责人,袁崇焕坚决表态,要求继续守卫宁远,并表示自己愿意辞职。最终,兵部不得不妥协,允许袁崇焕率兵守宁远,同时加封他为山东按察使,并同意高第撤退驻守在锦州的兵力。

高第的撤防导致了锦州一线的明军迅速撤退,驻守在七座城池的明军几乎全数溃败,甚至连三十万石粮草也未能及时带走,全部落入后金之手。

正月十七日,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渡过辽河,布阵准备进攻宁远。北京朝廷闻讯后,兵部尚书王永光紧急召集朝臣商讨防守策略,但却无计可施。与此同时,山海关的防线也处于动荡之中,经略高第与总兵杨麒仅能自保,而不敢出手支援宁远。

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宁远必定无法守住,唯有袁崇焕和他的军队对胜利充满信心。

宁远城的兵力不足两万,如果贸然出城迎战,必然是覆灭。然而,袁崇焕深知这一点,于是决定固守城池,凭借宁远的红衣大炮来对抗后金的进攻。

在宁远的防守中,袁崇焕有满桂、左辅、祖大寿等得力将领的支持,背后由赵率教防守前屯。每一位将领都是后来关宁铁骑的重要骨干。

为了防止后金的间谍渗透破坏,袁崇焕严密防范,布置了细致的防间工作。城中戒严,军民不得随意行动,这有效阻止了后金间谍的破坏行动。

到了正月二十二日,明军已准备就绪。二十三日,后金军最终在宁远五里外安营,宁远保卫战的决战即将打响。

1月23日,努尔哈赤派遣使者要求宁远投降,遭到了袁崇焕的坚决拒绝。袁崇焕还抓住敌军接近城墙的时机,命令红衣大炮轰击敌军,打死数十名后金士兵,迫使后金的营地后撤。

红衣大炮原本是英国海军的炮弹,明朝在一次海上事故中获得了这些火炮,并将其中的十一门送到了宁远,从此成为战斗中的关键武器。

从24日开始,八旗军便展开了连续的猛烈进攻。传统的攻城方式下,八旗军用云梯、簰车接连冲向城墙。明军则用火铳、火球、弓箭等武器与之对抗,同时点燃干柴形成火龙,杀伤敌军。

然而,红衣大炮的威力无与伦比,每一次轰击都让八旗军遭受巨大的伤亡。八旗军最初集中攻击宁远西南角,但在红衣大炮的猛烈轰击下,死伤惨重。随即,他们转攻南城角,然而,这个位置却正好是红衣大炮的死角。

袁崇焕命令点燃木柴和火药,通过火攻制造更大的杀伤力。激战持续至深夜,八旗军终于因伤亡惨重,撤退而去。

25日,八旗军再次发动进攻,但依然无法突破宁远防线。明军的红衣大炮持续轰击,八旗军的士兵几乎无力再进攻。

当努尔哈赤亲自前来督战时,他亲眼目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手记

唱字的拼音怎么写?
饿了么借款匹配到签约放款中多久到账?放款中会被拒的可能吗?
宏碁 EX2519笔记本电脑使用总结(电池|内存|优点|缺点)